新聞詳情
開關真空度測試儀商務部專家:美對中國光伏高額征稅出于政治目的(咨詢電話021-56479693)
日期:2025-05-01 11:07
瀏覽次數:729
摘要:
今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我國太陽能光伏反傾銷調查的初裁判結果,我國應訴光伏企業將被征收*高31.22%的關稅,不應訴光伏企業將被征收250%的懲罰性關稅。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霍建國(微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對中國光伏企業征收高額關稅并非從發展國際經濟貿易合作的角度出發,而是完全出于政治目的對中國的強項進行打壓。
根據報道,此次征稅牽涉的數家光伏企業中,尚德電力將被征收31.22%,天合光能31.14%,英利等其他應訴企業31.18%;未應訴企業征收“反傾銷”稅率249.96%。
對此,霍建國指出,光伏產業在國內發展難度較大,屬于出口依賴型產業,而中美光伏產品的成本差異不到30%,如果增加30%的稅額,會導致美國市場暫時很難再進入,進而對向美國出口光伏產品的企業造成嚴重影響。
霍建國表示,美國不是中國光伏企業的主要市場,在所有出口比例中占據大約百分之十幾,德國、西班牙、意大利所占比例相對更大一些。他認為,而未來歐洲市場不排除效仿美國征稅的可能,但現在來看還不至于。
對于中國政府應采取的應對措施方面,霍建國認為,政府應有一些反應,因為光伏屬于戰略性產業,對經濟促進、擺脫危機都有好處,所以各個國家對這一行業都有一定的支持手段。而中國涉及到的幾家企業大多在美國上市,市場化程度比較高,成本也比較合理,且其很多配套件都從美國進口,這些都是在抗辯過程中對中國企業有利的條件。而美國除了一些中間環節企業與中國有沖突外,下游企業并無沖突。
霍建國認為,就像之前的輪胎雙反案一樣,美國對中國企業提高關稅,導致中國的產品出口減少,美國自身必須要承擔其他環節的成本上漲,這么做屬于“搬石頭砸自己的腳”。他認為,美國對中國企業征收高額關稅并非從發展國際經濟貿易合作的角度出發,而是完全出于政治目的,對中國的強項進行打壓。至于中國是否會提升對美國進口產品的稅額這一問題,霍建國認為這要看事態的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