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內冷發電機絕緣電阻測試儀多晶硅價格跳水 光伏產業預期比現實更悲觀(咨詢電話021-56479693)
(咨詢電話021-56479693)021-56480482 021-56412027
雖然核電因日本核危機被打入“冷宮”,光伏有意借此上位,但其暴利時代漸行漸遠的事實已是無法挽回。多晶硅價格大幅跳水,似乎正是一個驗證。
2011年1月,多晶硅價格尚處于100美元/公斤的高位。而5月底,就已下滑至60美元/公斤以下,價格下跌近50%。當然,這與兩年前300-400美元/公斤的價格相比,下跌幅度則是小巫見大巫。
但這次多晶硅價格的下跌則是緣于“產能釋放,價格逐步走向正常。從目前情況來看,下游需求不振也一定程度上導致價格下滑。”華寶證券裝備制造組研究員陳亮告訴記者。
光伏組件價格同樣未扛住價格下行的壓力,庫存水平過高是為例證。據研究機構IMSResearch5月30日數據顯示,全球光伏組件的庫存水平已達10GW以上,這是迄今為止*高的紀錄。但陳亮認為,“國內買家比較少,不能排除囤積居奇的因素在里邊。”
伴隨著多晶硅和光伏組件價格下跌的是光伏企業一季度營收的下滑。據了解,無錫尚德總凈營收環比降7.2%,美國**太陽能(FirstSolar)凈營收環比下降6.9%,晶澳太陽能凈營收環比降5.5%,英利綠色能源凈營收環比降14.4%,天合光能凈營收環比下降14.2%。
結束高暴利的光伏產業,將何去何從?
擰巴的國內市場
上半年跌,下半年漲。多晶硅的價格走勢,在近兩年已然成了一條定律。
“因為光伏主產業鏈在德國,而德國一季度陽光不好,是光伏需求的淡季。而太陽能也是以投資需求為主的,如果價格沒有大的變化,當然要在夏天裝。”陳亮認為占比全球市場依舊高達約50%的德國光伏市場雖然逐步企穩,但對全球光伏市場波動影響頗深。
與德國的光伏電站日漸成熟相比,光伏電站在中國則尚處于襁褓之中。
截至2010年,中國光伏累計容量僅83萬千瓦。但真正用來上網的極少。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孟憲淦告訴記者,“去年光伏平均上網電價是1.17元/度,國家每度電要補貼0.87元。實際上,太陽能發電一共才收購了7216萬千萬時。規模小,價格高,這種狀況下,不可能大規模發展。現在已經有裝機容量規劃目標,但都尚未*終確定。”
此外,中國也尚未出臺固定的上網電價,終端支持只有金太陽工程和特許權招標。不過,孟憲淦認為,這只是初級階段刺激國內市場。政府用來摸底合理的上網電價。等到出臺了固定的上網電價,和太陽能電站相應的管理政策,包括標準系列認證、檢測等,才可能發展的快一些。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鐘寶申預計,中國光伏的啟動時間在2013年左右。由于光伏成本過高,政府希望成本降低一些,技術成熟一點,再大規模發展。
“因為未來碳稅的征收,資源價格的上漲,會使得火電發電成本持續上升,直到達到一定的值,與光伏發電成本降低的值,達到政府能夠接受的價差,才可能大力推廣。